被蜜蜂蛰了为什么找不到刺?

一、蛰人目的蜜蜂蛰人的目的仅仅只是出于自卫,尤其是蜂巢受到侵扰时蜂群往往会群起而攻之,事实上蛰人对蜜蜂而言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其一是蜜蜂蛰人后容易引来人类的报复,其二是蜜蜂蛰人后自己很快也会死亡,因此不到万不得已蜜蜂是不轻易蛰人的。

被蜜蜂蛰了为什么找不到刺?

一、蛰人目的

蜜蜂蛰人的目的仅仅只是出于自卫,尤其是蜂巢受到侵扰时蜂群往往会群起而攻之,事实上蛰人对蜜蜂而言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其一是蜜蜂蛰人后容易引来人类的报复,其二是蜜蜂蛰人后自己很快也会死亡,因此不到万不得已蜜蜂是不轻易蛰人的。

被蜜蜂蛰了为什么找不到刺?

二、毒针结构

蜜蜂的毒刺是由产卵器特化而成的,后端连接着位于腹部的毒囊和内脏器官,主体由一根背针刺和两根腹针刺组成,腹针刺尖端有几个呈倒齿状的小倒钩,另外虽然蜂王的尾部和工蜂一样有毒针,但蜂王毒针主要用于与其他蜂王进行“王者之战”。

被蜜蜂蛰了为什么找不到刺?

三、攻击行为

蜜蜂能用刺针刺破皮肤并注入毒液,但毒针尖端的小倒钩则会牢牢钩住被蛰者皮肤,当蜜蜂奋力飞走时毒针便连同部分内脏一起被拉脱落下来,最终失去部分内脏的蜜蜂很快就会死亡,同时在被蛰者皮肤上往往也能找到蜜蜂脱落的毒针和部分内脏。

被蜜蜂蛰了为什么找不到刺?

四、正确处理

被蜜蜂蛰了并不是一定能找到毒刺,原因是有时蜜蜂也能顺利拔出毒刺或留下的毒刺自行脱落了,但多数情况下在被蛰处都能找到蜜蜂的毒刺,因此被蜜蜂蛰后要及时拔出毒刺并用弱碱性溶液冲洗,若被蛰严重或发生过敏时还要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被蜜蜂蛰了为什么找不到刺?

五、注意事项

1、蜜蜂蛰人仅仅只是为了守卫蜂巢,因此远离蜂巢是防止蜜蜂蛰伤的不二之法,若必须靠近蜂巢时也必须穿戴好防蛰护具。

2、蜜蜂的毒性相对马蜂而言要弱得多,因此被蜜蜂蛰一般都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若过敏则要立即前往医院找医生处理。

3、蜜蜂蛰人后也可能顺利拔出毒刺,因此被蜜蜂蛰了后未必一定能找到毒刺,此时只需按照正常的蛰伤处理即可快速恢复。

原创文章,作者:asdas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efairy.com/4316.html

(1)
asdasdasdasd
上一篇 2019年9月10日 15:19
下一篇 2019年9月10日 17:34

相关推荐

  • 秋季蜜蜂没蜜了会跑吗?

    论述:缺蜜时蜂群极易飞逃蜂群缺蜜是蜜蜂逃跑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季这种情况最为普遍,事实上蜜蜂对储蜜情况是很清楚的,若蜂群缺蜜且采集范围内又无蜜可采时便会飞逃,而且蜜蜂的这一行为也很好理解,留下来蜂群肯定会被饿死,更别说如何撑过漫长的冬季,只有迁徙到其他有蜜的地方或许能生存下来。

    2019年5月18日
  • 蜜蜂酿蜂蜜是为了什么?

    1、目的蜜蜂酿制蜂蜜的目的要从其食性说起,实际上蜜蜂是完全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昆虫,但多数植物在开花时间上有着明显的周期性,而且也并不是任何时候蜜蜂都能出巢采蜜,在长期自然选择下蜜蜂进化出了储备食物的本能,简单来说是蜜源丰富时蜜蜂大量采集花蜜并酿制成蜂蜜,等蜜源匮乏或不能出巢采集时则以储备的蜂蜜为食。

    2019年5月17日
  • 家里有蜜蜂窝怎么处理?

    第1步:驱离还是收捕俗话说“蜂来富,燕来贵”,蜜蜂能到家里筑巢是好事,很多养蜂人漫山遍野的寻找蜜蜂窝还找不到,此时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将其驱离,其二是将其收捕,如果是驱离的话直接用烟熏即可,如果抽烟的话可以先对着蜂群喷几口烟,隔几分钟再猛喷几口,这样蜜蜂便会弃巢飞逃,收捕则需要一些专业的技术,有兴趣的话可以接着往下看。

    2019年5月15日
  • 蜂的种类图谱及名称大全

    一、生物学分类注 :广腰亚目实际上不是一个统一的族,而是多个进化线的总称,幼虫一般是食植物的,与蝴蝶的幼虫相似。

    2021年10月29日
  • 被土蜂蛰了怎么处理?

    1、蜂种土蜂是指我国特有的中华蜜蜂,广泛分布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其中尤以西南、华南、华东等地分布最为集中,虽然土蜂在产蜜量上不如意蜂(我国引进的蜂种),但对我国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是意蜂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土蜂是我国养殖最为广泛的蜂种。

    2019年5月20日
  • 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原因:部分内脏脱落而死蜂群一般是由工蜂、雄蜂和蜂王共同组成的,工蜂的腹部末端有一根毒针,毒针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并连接着毒腺和内脏器官,刺针尖端有几个呈倒齿状的小倒钩,在蜇入人或动物的皮肤后小倒钩能牢牢钩住皮肤,飞离时会连同部分内脏一起被拉出来,从而导致蜜蜂蜇人后便会死去,所以蜜蜂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蜇人的。

    2019年5月20日
  • 冬天到了蜜蜂干什么去了?

    一、蜂种定义蜜蜂是蜜蜂科蜜蜂属9种群居昆虫的统称,分别是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苏拉威西蜂、绿奴蜂、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尤以中华蜜蜂(东方蜜蜂的亚种)和意大利蜜蜂(西方蜜蜂的亚种)最常见,在西北、东北等地区也有少量的东北黑蜂和新疆黑蜂。

    2021年11月4日
  • 蜜蜂的资料有哪些?

    蜜蜂的生物学分类蜜蜂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己大量发现,其许多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我国古代就有对蜜蜂及其用途的记载,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蜂毒)、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

    2019年1月3日
  • 蜜蜂吃白糖会产蜂蜜吗?

    一、蜂蜜定义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并经反复酿制成的,从定义上看要能称作蜂蜜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酿蜜的原料必须是植物蜜腺分泌的花蜜,其二必须是完全由蜜蜂酿制成熟的,因此人工喂白糖酿成的并不是真蜂蜜,而人工浓缩未成熟蜜得到也不是真蜂蜜。

    2019年11月29日
  • 蜂类是怎么划分种类的?

    一、蜜蜂总科蜜蜂总科是细腰亚目下属的一个总科,下属包含蜜蜂科、条蜂科、地蜂科等11个科,典型的特征是成蜂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采集花粉器官,嚼吸式口器并以植物花粉和花蜜为食,比较常见的有蜜蜂、熊蜂、木蜂、无刺蜂、隧蜂、地蜂等。

    2019年11月9日
  • 工蜂有什么特点?

    形态特征工蜂是蜂群中最主要的种类,个体较蜂王和雄蜂小,体灰褐色,头、胸、背面密生灰黄色的细毛,头略呈三角形,有复眼1对,单眼3个,触角1对,足3对,股节、胫节及跗节等处均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形,背面黄褐色,末端尖锐,有毒腺、螯针,腹上有蜡板4对,内有蜡腺可分泌蜡质。

    2019年5月16日
  • 蜜蜂的生活环境特性

    温度:最适温度为15~25℃蜂群能调节温度并能将其保持在34~35℃左右,温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其发育和繁殖,最适温度为15~25℃,夏季高温时工蜂会蒸发水分(扇风)进行降温,或离开巢脾集结到巢内较大的空间及巢门口散发热量,冬季寒冷时蜜蜂会离开边脾在蜂巢中央的子脾上集团越冬,若保温不当则以吃蜜、运动、散团等行为来调节温度,但这会降低蜜蜂寿命且大量消耗饲料。

    2019年1月16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