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温度_蜂巢温度简介

蜜蜂是变温动物,但蜂群具有在巢内创造稳定生活条件的能力。尽管外界气温在一定范围内时高时低,蜂群都能维持巢内必需的温度。

蜂巢温度_蜂巢温度简介

蜜蜂是变温动物,但蜂群具有在巢内创造稳定生活条件的能力。尽管外界气温在一定范围内时高时低,蜂群都能维持巢内必需的温度。

巢温与体温 蜂巢的温度不是恒定的。断子期,巢温随外界气温而变动,一般变化于14~32℃之间,巢温与外界气温变化基本一致。育虫期,蜂巢中心的温度稳定地保持在32~35℃,强群则保持在34~35℃。当气温较低时,在同一个巢脾上,蜂子分布区外围的温度较低,有时只达30℃,而蜂巢外侧没有蜂子的部分,温度更低,只在20℃上下。当天气暖和时,巢脾上的温度比较均匀。蜂子对巢温的变化极敏感。当温度在32℃以下或36℃以上时,蜂子的发育就会推迟或提早,甚至死亡,羽化的蜜蜂也不健康

在育虫期,蜂巢的热量由成年蜂和蜂子(特别是封盖蜂子)所排出的热量组成。在育虫箱里,同一时间内,每千只封盖蜂子所排出的热量,约相当于同数目的成年蜂的23%;若以它们在巢脾上所占的面积计,封盖蜂子则相当于成年蜂的69%。但蜂子产生的热量占蜂群总热量的比重随群势的壮大而减少。

蜜蜂的体温主要取决于气温及蜜蜂的行为。单只蜜蜂处于静止状态时,其体温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近。飞翔的蜜蜂,由于肌肉剧烈运动,体温可升高15~16℃。静止状态的蜜蜂,在气温较低时,因新陈代谢加强,体温可比气温高2~3℃,甚至5℃;但单只蜜蜂不能保持热量,如果气温降到10℃以下,就会被冻僵。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蜜蜂的体温能降低2~5℃;但若气温达到46~47℃,单只蜜蜂就无法生存。蜜蜂能活动的温度范围一般是15~40℃。

巢温的调节 蜜蜂常以疏散、静止、扇风、采水、离巢等方式降低巢温;以密集、缩小巢门等方式升高巢温。当巢温过高时,附着在子脾上的蜜蜂自动散开,减少附脾蜂数,一部分蜜蜂甚至离开巢脾,在箱底或箱壁上停止活动,以减少热量。若巢温继续升高,蜜蜂就振翅扇风,加强巢内空气流通(图1)。在整个夏季都可以看到扇风的工蜂。若经扇风温度仍未下降,部分蜜蜂就外出采水。它们把水滴沾在封盖子的房盖及巢框的板条上,继而用触角把水滴展开,或将水滴沾挂在未封盖幼虫房的房壁上部(图2),或不断屈伸沾有水滴的喙,以促进水分蒸发,降低巢温。与此同时,蜜蜂通过气管系统蒸发的水分显著增加,体温明显下降,也起到降低巢温的作用。有时,一部分蜜蜂还爬出巢箱外,连接成片,悬挂在箱前,巢内蜂数减少,巢温下降。当外界寒冷或气温降低时,蜜蜂就离开边脾和空脾,密集在子脾上以保持子脾的温度。秋天气温下降后,蜜蜂还用蜂蜡蜂胶封闭巢箱裂缝,缩小巢门,以利保温。到了冬季,整群蜂就集结成球形的冬团。

在育虫季节,蜜蜂能感觉出子脾温度0. 25℃的升降。当子脾的温度低至34℃时,它们便产生刺激感应,开始迅速升温;当温度上升到34.4℃时,这种刺激感应随即消失,并停止升温反应;若温度超过34. 8℃,就开始降温反应。蜜蜂对昼夜的气温变化亦十分敏感。

蜂群调节温度的能力与群势的强弱呈正相关。由500只蜜蜂组成的小群,仅在气温高于33℃和低于18℃时才表现出调节温度的特性,在18~33℃之间似乎不调节温度。蜂数在5000只以上的正常蜂群,在0~40℃范围内都进行温度调节。它们能把巢温提高25℃,或降低4℃。其巢温的上升曲线与恒温动物的相应曲线类似。蜂数达2万~2.5万只的蜂群,在整个活动季节,虽然气温变化幅度很大,都能把巢温维持在34~35℃的水平。

蜜蜂主要依靠消耗蜂蜜维持巢温。当气温在23~28℃时,蜜蜂维持箱内最适小气候所消耗的能量最小。气温升高或降低,蜜蜂都必须加强新陈代谢,从而增加饲料的消耗。在低温下,多消耗的饲料用于产生热量;在高温下,用于扇风、降温。饲料的消耗量,随着群势的壮大而减少。蜂数在1000只以下的蜂群,蜂蜜消耗量特别大。

冬团的温度 通常当外界气温接近6~8℃时,蜂群就结成冬团。冬团外紧内松。内部的蜜蜂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外层。外层的蜜蜂,相互紧靠,其体壳和周身绒毛不易散热,从而形成保温外壳。一般冬团表面的温度保持在6~10℃,中心温度14~30℃。当蜂团外围的气温保持在7℃左右时,蜂团产生的热量与从表面辐射出去的热量几乎相等,因此贮蜜的消耗最少。当蜂团外围的气温降到7℃以下时,蜂团就逐渐收缩,减少散热的表面积;升到7℃以上时,就逐渐扩展。整个冬团始终与贮蜜紧密接触,从而确保热源的供应。

蜂巢的气体交换 蜜蜂以振翅扇风方式,促进蜂巢的气体交换。扇风蜜蜂的数量,随巢内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从几只到几百只,甚至上千只不等。不同的蜂种,扇风习性有所不同。西方蜜蜂扇风时,一般以不妨碍彼此动作的距离站在巢门口的起落板上,头向内,翅向外,强劲地扇动翅膀,将巢内的气体排出巢外。有时,这种扇风活动会沿着箱内底板向后部延伸。当扇风达到最高潮时,还会出现两组蜜蜂同时扇风,第2组绝大多数站在箱内底板的另一边,而且朝着与第1组相反的方向。这样的扇风,加快了空气的流通,气流从巢门的一边进入,在巢箱内循环后,从巢门的另一边流出。中蜂扇风时,头向外,翅向内,把风鼓进巢门。因此,在巢内有大量花蜜的流蜜期,当夜晚温度降低时,意蜂的巢门口上会出现水珠,巢内并不潮湿;而中蜂巢内的水汽四处散发,遇到内盖或后箱壁等温度较低的地方,便凝成水点,甚至滴水成流。

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是蜜蜂个体不可缺少的新陈代谢过程。需氧量随其所处的状态有很大的伸缩性。正在飞行或被“激怒”的蜜蜂,需氧量比静止状态下大140倍。蜜蜂能以降低新陈代谢和能量代谢适应氧气缺乏、二氧化碳过多的环境。处于静止状态的蜜蜂,在空气含氧量少到5%、二氧化碳浓度高达9%的环境中仍能生存。如果蜂群中没有蜂子,处于静止状态的蜜蜂对通风不足具有适应性。但若有蜂子,或者在采蜜期,因需维持巢内的温、湿度条件,蜜蜂必须加强新陈代谢,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供应。蜜蜂新陈代谢上的这种特性,增强了蜂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Bee-spiri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efairy.com/6570.html

(1)
上一篇 2020年4月5日 05:26
下一篇 2020年4月5日 06: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