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蜜蜂种类图片大全

一、东方蜜蜂东方蜜蜂是一种体型中等的蜜蜂,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是中华蜜蜂,中华蜜蜂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别称中华蜂、中蜂、土蜂等,特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且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因地理分布不同主要有9个生态型,分别是阿坝中蜂、北方中蜂、华南中蜂、华中中蜂、云贵高原中蜂、海南中蜂、滇南中蜂、西藏中蜂和长白山中蜂。

东方蜜蜂

一、东方蜜蜂

东方蜜蜂是一种体型中等的蜜蜂,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是中华蜜蜂,中华蜜蜂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别称中华蜂、中蜂、土蜂等,特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且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因地理分布不同主要有9个生态型,分别是阿坝中蜂、北方中蜂、华南中蜂、华中中蜂、云贵高原中蜂、海南中蜂、滇南中蜂、西藏中蜂和长白山中蜂。

西方蜜蜂

二、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是人工饲养最普遍的蜂种,俗称西蜂、洋蜂等,起源于欧洲、非洲、中东等地,后由欧洲移民和商业交往引入世界各地,在短短3个世纪就引入了所有可居住的大陆上,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主要有意大利蜜蜂、欧洲黑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蜜蜂、新疆黑蜂、东北黑蜂等。

1、意大利蜂:意大利蜜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俗称意蜂、洋蜂、西蜂等,原产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不但是理想的蜜浆兼产型蜂种,同时也是生产蜂花粉蜂胶的优良蜂种。

2、欧洲黑蜂:欧洲黑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原产于西欧至东欧北部及俄罗斯中部等地,在近代养蜂业的发展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因性情凶暴且不便于生产管理而逐渐被淘汰。

3、卡尼鄂拉蜂:卡尼鄂拉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俗称卡蜂、喀蜂等,原产于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多瑙河流域,我国于20世纪开始引进,这种蜜蜂在高纬度地区越冬性能表现非常良好。

4、高加索蜂:高加索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全称灰色山地高加索蜂,简称高蜂,原产于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山区,特点是性情温驯、不怕光、采集能力强、善于采集深花冠蜜源植物。

5、新疆黑蜂:新疆黑蜂是欧洲黑蜂适应新疆的气候和蜜源特点形成的一个黑蜂品系,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宁市、特克斯县、昭苏县、霍城县、新源县、尼勒克县、巩留县及阿勒泰地区。

6、东北黑蜂:东北黑蜂是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结合形成的优良地方性蜂种,源于乌苏里江东岸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远东黑蜂,而远东黑蜂又是乌克兰蜂与中俄罗斯黑蜂长期杂交形成的。

黑大蜜蜂

三、黑大蜜蜂

黑大蜜蜂是一种大型蜜蜂,典型特征是工蜂腹部全为黑褐色,因单脾成巢且多群成排聚集在悬崖上常被称作排蜂,又因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而被称作喜马拉雅排蜂,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正常年景一个蜂群可生产蜂蜜约40~80千克。

黑小蜜蜂

四、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是一种小型蜜蜂,别称小排蜂,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栖息于海拔1100米以下的村寨及次生林地,我国已发现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勐腊及临沧地区的沧原、耿马等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地区,在野外每群蜂每次可猎取蜂蜜0.5~1千克,每年可采收2~3次,但国内尚未对其进行人工驯养。

大蜜蜂

五、大蜜蜂

大蜜蜂是蜜蜂属体型最大的一种蜜蜂,别称排蜂、岩蜂、挂蜂等,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广西南部、海南等地,性凶猛,栖息环境随季节不同有迁徙习性,5~8月在高大的树上筑巢繁殖,子9月后迁至较低河谷的岩石处或茂密的灌丛中,营单一巢脾,巢脾长约0.5~1米、宽约3~10厘米,上部和两侧为贮蜜区,下部为繁殖区。

小蜜蜂

六、小蜜蜂

小蜜蜂是一种小型蜜蜂,别称小挂蜂、小蒿蜂等,因常营巢于草丛或灌木丛中也称小草蜂,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及广西南部的龙州、上思等地,营单一巢脾,巢脾宽15~35厘米、高15~27厘米、厚16~19.6毫米,上部为贮蜜区,中下部为育虫区,工蜂房位于中部,雄蜂房位于下部或两下侧,王台多造在下沿。

酸蜂

七、酸蜂

酸蜂是蜜蜂科无刺蜂属群居昆虫,因所产蜂蜜甜中带酸而得名,别称粘蜂、蚁蜂、无刺蜂等,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广西、广东等地的原始雨林中,蜂巢多筑于树洞、墙缝、岩隙等处,巢门口有一个树脂筑成的喇叭管,巢内由产卵区、贮粉区、贮蜜区三部分组成,可驯养作为专业的授粉蜂种用于农作物授粉。

原创文章,作者:Bee-spiri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efairy.com/6987.html

(2)
Bee-spiritBee-spirit
上一篇 2021年10月29日 14:00
下一篇 2021年11月4日 12:00

相关推荐

  • 蜂群中的蜂后如何辨别?

    蜂后如何辨别?蜂后是蜂群中唯一能产卵的雌性蜂,和工蜂一样虽然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雌蜂,但二者不仅在形态结构不同,而且在生理功能上也有巨大差异,通常每个蜂群只有1只,体较工蜂长1/3,腹部较长,末端有螫针,腹下无蜡腺,翅仅覆盖腹部的一半,足不如工蜂粗壮,后足无花粉筐,在蜂群中非常好辨认。

    2019年5月16日
  • 黑小蜜蜂是不是野生的?

    一、分布范围黑小蜜蜂目前尚处于野生状态,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其中国外主要分布在泰国、越南、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等地,而国内则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勐腊和临沧地区的沧原、耿马等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地区。

    2020年11月20日
  • 被蜜蜂蛰抹牙膏有用吗?

    原理:中和毒液蜜蜂的毒液呈弱酸性,而牙膏一般呈弱碱性,被蜜蜂蛰后抹牙膏可以起到中和毒液的作用,这对消肿止痛是用一定帮助的,同时牙膏中一般都含有一些清热解毒的成分,此时在被蛰处涂抹牙膏也有利于快速恢复,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将马蜂也称之为蜜蜂,被马蜂蛰后涂抹牙膏效果不大,因为马蜂的毒液呈碱性,从而起不到中和毒液的作用。

    2019年5月19日
  • 蜜蜂失王了几天飞走?

    一、蜂群失王蜜蜂失王后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飞走的 ,若不人工干预蜂群将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其一是能急造王台时蜂群会将部分适龄工蜂小幼虫改造成王台来培育新王,其二是不能急造王王台时部分工蜂将卵巢发育而产卵并最终灭亡。

    2019年11月9日
  • 蜜蜂中的蜂王吃什么食物?蜂王的作用?

    蜂王吃什么食物?蜂王终生都以蜂王浆为食,所谓蜂王浆就是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此乳状物就像哺乳动物的乳汁且极具营养价值和免疫功能,通常情况下蜜蜂(工蜂或雄峰)的寿限在一至六个月左右,而蜂王因一直食用蜂王浆一般能活五到七年。

    2019年5月15日
  • 蜜蜂认巢、试飞、朝王、闹巢的区别

    认巢:成年幼蜂认识蜂巢行为认巢是幼蜂出巢认定蜂巢位置为参加采集工作做准备的一种行为,幼蜂发育到一定程时已经具备外出采集的能力,但由于之前一直是在蜂巢内部工作,因此在外出采集花蜜、花粉等之前要知道蜂巢的位置、特征等,否则飞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怎么办,这种情况在移动蜂巢位置时也会发生在壮年蜂身上,简单的来说就是蜜蜂对蜂巢外部特征的一种认知。

    2019年5月16日
  • 打死一只蜜蜂会报复吗?

    一、报复论述打死一只蜜蜂一般不会遭到报复,但被一只蜜蜂蛰后蜂群可能会群起而攻,原因是蜜蜂的螫针腺能释放科氏腺信息素(工蜂报警信息素),蜜蜂蛰人后螯针会脱落在被蛰者皮肤上并持续释放科氏腺信息素,同巢蜜蜂在接受到科氏腺信息素后便会前来支援并围攻被标记的敌人。

    2020年6月11日
  • 蜂王有什么特点?

    形态特征蜂王的体型较工蜂长1/3,腹部较长,末端有螫针,腹下无蜡腺,翅仅覆盖腹部的一半,足不如工蜂粗壮,后足无花粉筐,根据蜂种不同其颜色差异较大,如中华蜜蜂的蜂王有两种体色,一种是腹节有明显的褐黄环且整个腹部呈暗褐色,另一种的腹节无明显褐黄环且整个腹部呈黑色。

    2019年5月17日
  • 失王后工蜂会变成蜂王吗?

    工蜂幼虫:可发育成新蜂王工蜂幼虫是蜂王产下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只在幼虫期的前三天可以吃到蜂王浆,之后便完全以花粉或花蜜等普通食物为食,而蜂王幼虫也是蜂王产下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终生以蜂王浆为食(蜂王浆能促进蜜蜂生殖系统的发育),事实上导致两者有明显差异的原因仅仅是食物不同,因此失王后若蜂群中三日龄内工蜂幼虫能一直吃蜂王浆则可以发育成为新蜂王。

    2019年5月16日
  • 蜜蜂是如何过冬的?

    蜜蜂是怎么过冬的?一只蜜蜂无法度过严寒的冬天,而一群蜜蜂则不同。蜜蜂过冬的时候往往抱成一团,最外面的一层是工蜂,像厚厚的衣服一样阻隔着外面的寒冷,在这样严严实实的“包裹”下里边的温度恒定在24~30℃左右,被“包裹”在里边有蜂王、雄蜂和其他工蜂,饿了就依靠夏天采集来的蜜获得足够的能量,但里面的工蜂也需要到外面来“换岗”,其实动物界很多动物都是这样抵御严寒,最典型的就是企鹅。

    2019年5月15日
  • 蜜蜂是怎么修筑蜂巢的?

    起因:分蜂或者飞逃蜜蜂寻找新巢址的原因主要有分蜂和飞逃两种,其中分蜂是蜜蜂种群数量增加和分布区域扩大的主要方式,分蜂时老蜂王会带来大部分工蜂离开原巢另觅新址,而飞逃则是蜂群对当前巢址不满而引发的迁徙活动,例如附近蜜源匮乏、敌害威胁严重等都会导致蜂群迁徙到其他地方筑巢。

    2019年5月17日
  • 蜜蜂到底会不会冬眠?

    冬眠:动物为了生存而蛰伏冬眠简单来说是指动物对冬季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原因是在冬季时食物匮乏且温度普遍较低,动物为了生存而蛰伏起来以减少能量的消耗,此时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仅仅只能维持生命,等来年环境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再迅速恢复生命活动,例如蝙蝠、刺猬、土拨鼠、松鼠等都是典型的冬眠动物。

    2019年5月17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