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原因:部分内脏脱落而死蜂群一般是由工蜂、雄蜂和蜂王共同组成的,工蜂的腹部末端有一根毒针,毒针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并连接着毒腺和内脏器官,刺针尖端有几个呈倒齿状的小倒钩,在蜇入人或动物的皮肤后小倒钩能牢牢钩住皮肤,飞离时会连同部分内脏一起被拉出来,从而导致蜜蜂蜇人后便会死去,所以蜜蜂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蜇人的。

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原因:部分内脏脱落而死

蜂群一般是由工蜂、雄蜂和蜂王共同组成的,工蜂的腹部末端有一根毒针,毒针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并连接着毒腺和内脏器官,刺针尖端有几个呈倒齿状的小倒钩,在蜇入人或动物的皮肤后小倒钩能牢牢钩住皮肤,飞离时会连同部分内脏一起被拉出来,从而导致蜜蜂蜇人后便会死去,所以蜜蜂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蜇人的。

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蜇人:受到威胁时才蜇人

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虫,工蜂是蜂群中具备攻击能力的蜂种,任何对蜂群有威胁的行为都会受到工蜂的群起而攻,其攻击方式主要是用毒针进行蜇刺,一般不到万不得已工蜂是不会轻易发起攻击的,因为工蜂在蜇人后自己也会死亡,纯粹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当蜂群尤其是蜂王受到严重的威胁时工蜂便会发起“舍命一击”。

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进化:蜜蜂是群体进化的

蜜蜂蜇人相对于自杀性攻击,那为什么蜜蜂不进化一下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首先蜜蜂不像胡蜂那样是捕食性昆虫,毒针主要作用是驱赶大动物而并非击杀小动物,其次蜜蜂舍命蜇刺相对来说能注入更多的毒液,从而可以增强蜂群对大型动物的威慑力,最后蜜蜂是作为一个群体存在并进化的,单只蜜蜂因蛰刺而死对群体没有影响。

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防蜇:不要轻易招惹蜂群

蜜蜂蜇人是出于自卫,因此防止被蜇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招惹蜂群,那为什么养蜂人不会被蜂蜇呢?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养蜂人也会被蜂蜇且经常被蜂蜇,但养蜂人一般都有专业的防蜇工具,而且养蜂人比较了解蜜蜂的习性,知道什么时候蜜蜂容易蜇人,同时蜂群因为经常与养蜂人接触,对养蜂人的气味比较熟悉,所以很少蜇养蜂人。

总结:蜜蜂蜇人后会死是适应和进化的结果,虽然对于单只蜜蜂来说是很残酷的,但对于整个蜂群来说这些蜜蜂本身就是“消耗品”,若因防御整个蜂群而“牺牲”极少数蜜蜂是极为合算的。

原创文章,作者:Bee-spiri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efairy.com/3800.html

(0)
Bee-spiritBee-spirit
上一篇 2019年5月20日 02:31
下一篇 2019年5月20日 04:31

相关推荐

  • 蜂王真的是领导者吗?

    产卵:工蜂控制蜂王产卵蜂王在蜂群中主要作用是产卵,但产多少卵?产什么卵?在哪里产卵?都是由工蜂决定的,那工蜂是如何决定蜂王产卵的呢?首先工蜂会根据蜂群的需要来修筑蜂房,比较小的蜂房是工蜂房,稍微大一点的是雄蜂房,最明显的是蜂王台,工蜂建好蜂房后蜂王便会在不同的蜂房里产下不同的卵。其实蜂王产卵要依赖工蜂饲喂蜂王浆,当蜂群需要大量繁殖时工蜂会加大饲喂蜂王浆的力度,反之工蜂便会减少饲喂力度。因此,从这点来看产卵是由工蜂决定的,而蜂王没有决定权。

    2019年5月19日
  • 土蜂和洋蜂有什么区别?

    一、蜂种不同土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独有蜂种,主要是指中华蜜蜂(东方蜜蜂下属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除少数地区外的大部分地区,而洋蜂则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蜂种,其中以意大利蜜蜂(西方蜜蜂下属亚种)最普遍,另外还有少量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蜜蜂、欧洲黑蜂等西方蜜蜂。

    2019年9月10日
  • 新蜜蜂认巢一般几天?

    一、认巢行为认巢是蜜蜂在从事巢外工作之前的一种准备行为,简单来说是蜜蜂在出巢采集前必须要清楚蜂巢的位置和特征,否则出巢后的蜜蜂很有可能就再也找不到蜂巢了,因此蜜蜂从事巢外工作之前都要提前进行认巢,回巢时才能根据认巢时所记忆的位置和特征准确的找到蜂巢。

    2019年11月29日
  • 处女蜂王进行几次交尾?

    处女蜂王进行几次交尾?处女蜂王一生只在一定时间内交尾1次或数次,如果进行二、三次交尾的话其寿命会变短 。处女蜂王交尾在飞翔中进行交尾,一次婚飞可与7只雄蜂交配,交尾后处女蜂王将精子贮存在受精囊内可供一生产受精卵用,当蜂王输卵管内充满精液后就拖着一小段白色线状物飞回蜂巢,少数情况下处女蜂王会进行多次婚飞交尾,但这会缩短蜂王的寿命。

    2019年5月18日
  • 蜜蜂最喜欢什么颜色?

    蜜蜂喜欢什么颜色?蜜蜂最喜欢的颜色是黄色、白色和蓝色,尤以黄色对蜜蜂的吸引力最大 ,这也是为什么自然界中以蜜蜂为主要授粉昆虫的植物都开黄花的原因,比如最常见的油菜花、向日葵等,同时蜜蜂对白色也非常敏感,比如最常见的槐树花、李树花、梨树花等,其实蜜蜂对颜色的选择是进化的结果,因为一般黄色花、白色花是大蜜源的标志。

    2019年4月19日
  • 蜂类是怎么划分种类的?

    一、蜜蜂总科蜜蜂总科是细腰亚目下属的一个总科,下属包含蜜蜂科、条蜂科、地蜂科等11个科,典型的特征是成蜂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采集花粉器官,嚼吸式口器并以植物花粉和花蜜为食,比较常见的有蜜蜂、熊蜂、木蜂、无刺蜂、隧蜂、地蜂等。

    2019年11月9日
  • 小蜜蜂和大蜜蜂的区别

    1、称谓区别小蜜蜂主要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等地,我国云南及广西南部均有分布,因筑巢于草丛或灌木丛中而别称小草蜂、小挂蜂、小蒿蜂等。大蜜蜂主要也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我国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因单脾成排且多筑巢于悬崖处而别称排蜂、岩蜂、挂蜂等。

    2019年5月20日
  • 工蜂有什么特点?

    形态特征工蜂是蜂群中最主要的种类,个体较蜂王和雄蜂小,体灰褐色,头、胸、背面密生灰黄色的细毛,头略呈三角形,有复眼1对,单眼3个,触角1对,足3对,股节、胫节及跗节等处均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形,背面黄褐色,末端尖锐,有毒腺、螯针,腹上有蜡板4对,内有蜡腺可分泌蜡质。

    2019年5月16日
  • 秋季蜜蜂没蜜了会跑吗?

    论述:缺蜜时蜂群极易飞逃蜂群缺蜜是蜜蜂逃跑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季这种情况最为普遍,事实上蜜蜂对储蜜情况是很清楚的,若蜂群缺蜜且采集范围内又无蜜可采时便会飞逃,而且蜜蜂的这一行为也很好理解,留下来蜂群肯定会被饿死,更别说如何撑过漫长的冬季,只有迁徙到其他有蜜的地方或许能生存下来。

    2019年5月18日
  • 雄蜂有什么特点?

    形态特征雄蜂在正常的蜂群中数量从几百至上千只不等,体型粗壮,体色较工蜂深,头近圆形,复眼比工蜂和蜂王大,触角的鞭节有11个分节,翅宽大,腿粗短,无螫针、蜡腺和嗅腺,不同蜂种其形态特征有差异,但基本上其体色都是黑色的。

    2019年5月17日
  • 失王后工蜂会变成蜂王吗?

    工蜂幼虫:可发育成新蜂王工蜂幼虫是蜂王产下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只在幼虫期的前三天可以吃到蜂王浆,之后便完全以花粉或花蜜等普通食物为食,而蜂王幼虫也是蜂王产下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终生以蜂王浆为食(蜂王浆能促进蜜蜂生殖系统的发育),事实上导致两者有明显差异的原因仅仅是食物不同,因此失王后若蜂群中三日龄内工蜂幼虫能一直吃蜂王浆则可以发育成为新蜂王。

    2019年5月16日
  • 蜜蜂中的蜂王是什么蜂?

    一、蜂型论述蜜蜂中的蜂王是具备完全产卵能力的雌性蜜蜂 。蜂王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在王台中完成发育,自始至终都以蜂王浆为食,一般情况下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在整个蜂群中只有蜂王具备完全的产卵能力,若蜂群中长期没有蜂王最终将因工蜂消亡殆尽而灭亡。

    2021年9月2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