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原因:部分内脏脱落而死蜂群一般是由工蜂、雄蜂和蜂王共同组成的,工蜂的腹部末端有一根毒针,毒针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并连接着毒腺和内脏器官,刺针尖端有几个呈倒齿状的小倒钩,在蜇入人或动物的皮肤后小倒钩能牢牢钩住皮肤,飞离时会连同部分内脏一起被拉出来,从而导致蜜蜂蜇人后便会死去,所以蜜蜂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蜇人的。

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原因:部分内脏脱落而死

蜂群一般是由工蜂、雄蜂和蜂王共同组成的,工蜂的腹部末端有一根毒针,毒针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并连接着毒腺和内脏器官,刺针尖端有几个呈倒齿状的小倒钩,在蜇入人或动物的皮肤后小倒钩能牢牢钩住皮肤,飞离时会连同部分内脏一起被拉出来,从而导致蜜蜂蜇人后便会死去,所以蜜蜂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蜇人的。

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蜇人:受到威胁时才蜇人

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虫,工蜂是蜂群中具备攻击能力的蜂种,任何对蜂群有威胁的行为都会受到工蜂的群起而攻,其攻击方式主要是用毒针进行蜇刺,一般不到万不得已工蜂是不会轻易发起攻击的,因为工蜂在蜇人后自己也会死亡,纯粹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当蜂群尤其是蜂王受到严重的威胁时工蜂便会发起“舍命一击”。

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进化:蜜蜂是群体进化的

蜜蜂蜇人相对于自杀性攻击,那为什么蜜蜂不进化一下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首先蜜蜂不像胡蜂那样是捕食性昆虫,毒针主要作用是驱赶大动物而并非击杀小动物,其次蜜蜂舍命蜇刺相对来说能注入更多的毒液,从而可以增强蜂群对大型动物的威慑力,最后蜜蜂是作为一个群体存在并进化的,单只蜜蜂因蛰刺而死对群体没有影响。

蜜蜂蜇人后为什么会死去?

防蜇:不要轻易招惹蜂群

蜜蜂蜇人是出于自卫,因此防止被蜇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招惹蜂群,那为什么养蜂人不会被蜂蜇呢?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养蜂人也会被蜂蜇且经常被蜂蜇,但养蜂人一般都有专业的防蜇工具,而且养蜂人比较了解蜜蜂的习性,知道什么时候蜜蜂容易蜇人,同时蜂群因为经常与养蜂人接触,对养蜂人的气味比较熟悉,所以很少蜇养蜂人。

总结:蜜蜂蜇人后会死是适应和进化的结果,虽然对于单只蜜蜂来说是很残酷的,但对于整个蜂群来说这些蜜蜂本身就是“消耗品”,若因防御整个蜂群而“牺牲”极少数蜜蜂是极为合算的。

原创文章,作者:Bee-spiri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efairy.com/3800.html

(0)
Bee-spiritBee-spirit
上一篇 2019年5月20日 02:31
下一篇 2019年5月20日 04:31

相关推荐

  • 蜜蜂的习性及发育过程

    1、采花酿蜜蜜蜂因能采花酿蜜而被人们所熟知和利用,实际上蜜蜂采花酿蜜仅仅是为了蜂群的生存,这些被蜜蜂采集回来的花粉和花蜜大多数被蜂群当作食物消耗掉了,剩下的花蜜则被蜜蜂酿制成蜂蜜储存在蜂巢中,遇到外界食物匮乏或不能出巢采集时蜂群便以储存的蜂蜜为食,而养蜂人饲养蜜蜂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获取蜂蜜。

    2019年5月19日
  • 蜜蜂来家里是福还是祸?

    蜜蜂是典型的殖民地昆虫,具有极其复杂的筑巢本能,而蜂巢则是蜜蜂生存的基础。虽然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难以到达的地方建造的,但有时蜜蜂会跑回家筑巢。让我们来看看蜜蜂回家成为祝福还是诅咒…

    2019年5月17日
  • 怎么知道附近有野生蜜蜂窝?

    采蜜:距离在3公里以内观察蜜蜂的采蜜行为是判断附近有无野生蜂群的有效办法,若看到花朵上有蜜蜂在采蜜则说明在3公里半径内必然有蜂群(蜜蜂的采集半径大约为3公里),然后注意观察蜜蜂采蜜后的回巢方向和飞行高度,回巢方向一般就是蜂窝的方向(蜜蜂采完蜜后会径直飞回蜂巢),而飞行高度越低说明蜂窝距离越近,反之飞行高度越高说明蜂窝距离越远!

    2019年5月21日
  • 蜜蜂窝和马蜂窝的区别

    1、外观不同蜜蜂窝是蜜蜂哺育幼虫和储存蜂蜜的地方,野生蜂群一般将巢筑在隐秘的岩洞或树洞中,家养蜜蜂则筑巢在蜂箱中,整个蜂巢由多个垂直于地表的巢脾组成,而马蜂窝根据马蜂的种类不同有不同的外观,小型马蜂的巢穴看起来像向日葵,大型马蜂的巢穴规模比较庞大,外观看起来像个球体,而蜂巢则包裹在球体里面。

    2019年5月15日
  • 工蜂是怎么杀死老蜂王的?

    一、原因工蜂和蜂王的关系是典型的种内互助,其中工蜂需要蜂王产受精卵来延续蜂群,而蜂王需要工蜂提供生存所必需的食物,但前提是蜂王尚能满足蜂群的需要,一旦蜂王不再能满足蜂群的需要时工蜂便会毫不犹豫的杀死蜂王,这种现象在蜂王有老弱病残等情况时尤为普遍。

    2020年3月20日
  • 小蜜蜂和大蜜蜂的区别

    1、称谓区别小蜜蜂主要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等地,我国云南及广西南部均有分布,因筑巢于草丛或灌木丛中而别称小草蜂、小挂蜂、小蒿蜂等。大蜜蜂主要也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我国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因单脾成排且多筑巢于悬崖处而别称排蜂、岩蜂、挂蜂等。

    2019年5月20日
  • 雄蜂从卵到出房要多少天?

    1、卵期3天雄蜂是未受精卵(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单倍体蜜蜂,其发育场所是工蜂用蜂蜡修筑的雄蜂房(比工蜂房稍微大一些),而且蜂群多在分蜂季节才会大规模培育雄蜂,例如蜂群有分蜂意念时先会修筑雄蜂房,之后蜂王在雄蜂房中产下未受精卵,这些未受精卵在环境条件适宜时3天即可孵化成小幼虫。

    2019年5月19日
  • 蜜蜂种类图片大全及名称

    一、东方蜜蜂东方蜜蜂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9种蜜蜂之一,体型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包括中国、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菲律宾、日本、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亚种有中华蜜蜂、印度蜜蜂、日本蜜蜂等。

    2021年10月29日
  • 蜜蜂冬眠吗?

    一、冬眠论述冬眠是指冬季某些动物将体温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且全身呈麻痹状态,翌年环境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体温又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从定义上看蜜蜂并不是纯粹的冬眠性动物,但蜜蜂在越冬期和冬眠性动物一样会蛰伏在蜂巢中,因此从越冬方式上来看蜜蜂是半冬眠性昆虫。

    2020年4月8日
  • 蜜蜂为什么要采水?

    自身解渴蜜蜂采水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蜜蜂需要喝水,任何动物都离不开水,不过蜜蜂多会喝露水,因此很难被发现人们所发现,但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就会发现在一些水源处有大量的蜜蜂在采水,采水的蜜蜂多为老年工蜂且蜂巢离采水处不远,很多养蜂人也会利用这个特性来收捕野生蜜蜂。

    2019年5月19日
  • 野生蜜蜂什么时候分蜂?

    1、春分春分(3月20日至21日)前后是南方地区的分蜂高峰期,此时在南方地区不管是温度还是蜜源都适宜蜜蜂生存,越冬蜂群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开始自然分蜂,但在北方地区这个时节一般极少发生分蜂,原因是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得相对较晚。

    2019年5月21日
  • 蜜蜂中蜂群的组成是怎样的?

    蜂王:蜂群的繁殖者蜂王是蜂群中繁殖器官发育完善的雌性蜜蜂,在蜂群中的主要作用是产卵繁衍后代,其次蜂王可通过自身分泌的特殊“蜂王信息素”来控制蜂群的次序,已产卵的蜂王,自然分蜂外一般不飞离蜂巢,但值得注意的是蜂王虽然被称为“王”,但实际上并不领导蜂群,蜂群中的活动如分蜂、迁飞等都是由工蜂决定的,简单的来说蜂王就是一个生育机器。

    2019年5月16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