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养的蜜蜂有哪些种类?

中华蜜蜂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优良蜂种,别称中蜂、土蜂、野蜂等,有善于利用零星蜜源、抗病抗逆性强、采蜜期长等优点,非常适合山区定点养殖,在我国西南、华南的广大山区由于蜜源、气候、敌害等条件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养中华蜜蜂,饲养较多的地区有广东、云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福建、甘肃等。

蜜蜂繁殖在中国非常普遍。目前,在中国饲养的蜜蜂分为两种类型: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东方蜜蜂主要指的是中华蜜蜂。西方蜜蜂主要有意大利蜜蜂,油菜蜜蜂,高加索蜜蜂,东北黑蜂和新疆黑蜂等,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在中国有什么样的蜜蜂!

中国饲养的蜜蜂有哪些种类?

中华蜜蜂

中华蜜蜂是优良的国内蜜蜂品种,也被称为中国蜜蜂,大黄蜂,野蜂等。它们擅长使用零星蜂蜜来源,对疾病和压力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以及长期的蜂蜜采集期。它们非常适合山区的定点农业。由于蜜源,气候和捕食者的限制,华南的广阔山区基本上是中华蜜蜂。馈电更多的区域是广东,云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福建,甘肃等。

中国饲养的蜜蜂有哪些种类?

意大利蜂

意大利 Bee缩写为意蜂。它在意大利上是亚平宁的原生。它具有较强的肥力,较弱的蜜蜂,气质,蜂蜜产量和强大的纸浆生产。由于华南亚热带地区的困难,它很少被提升。由于耐寒性较弱,冬季漫长,感冒严重和早春气候的地区文化很少。目前,意大利蜜蜂在长江,华北的下游广泛饲养,大部分位于西北和东北。

中国饲养的蜜蜂有哪些种类?

东北黑蜂

东北地区黑蜂是我国唯一的当地优良蜜蜂品种,其生理指标明显优于世界四大名蜂。它具有很强的抵抗寒冷,疾病,压力,温和的气质,强大的生育能力和弱小的养蜂业。采集强度等优势,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饶河县,199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饶河县为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东北地区黑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中国饲养的蜜蜂有哪些种类?

咯尼鄂拉蜂

它简称为卡蜂,汽车蜜蜂等。它原生于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多瑙河盆地。它具有强大的优势,在采集,擅长使用零星蜂蜜来源,偷窃和气质,并在中国数十年的引入。育种和驯化,目前,卡尼 E. serrata及其杂交种约占中国西部蜜蜂总数的20-30%,成为继蜜蜂和虫蛀虫之后在各地广泛分布的第三大蜂种。

中国饲养的蜜蜂有哪些种类?

高加索蜂

高加索蜜蜂缩写为高蜜蜂。它原生于高加索,外部为高加索。它具有气质温和,养殖积极,蜜蜂弱,强度为采集,抗寒性较强的优点。但是,它对外部条件不太敏感,容易引人入胜。这是高度小偷。它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由俄罗斯远东多次引入,并在东北部的东部,北部和西部地区被提升。后来,它与黑蜂和意蜂交叉。

中国饲养的蜜蜂有哪些种类?

新疆黑蜂

新疆黑蜂是一个优秀的黑蜂应变,适应新疆气候和蜂蜜源的特征。它具有强度为采集,抗病能力强,肥力强,养蜂弱,冬季好的优点。它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在伊犁,塔城和阿勒泰区域,1980年,中国建立了新疆黑蜂自然保护区。在2006年,越夏《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包含新疆黑蜂。

此外,中国已经引入了安纳托尼亚蜂和塞浦路斯蜜蜂,安纳托尼亚蜂作为个体繁殖单位的繁殖材料被保留,并且由于暴力气质,塞浦路斯已基本消除。近年来,喀尔巴阡蜜蜂被引入。

原创文章,作者:Bee-spiri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efairy.com/3612.html

(0)
Bee-spiritBee-spirit
上一篇 2019年5月17日 02:13
下一篇 2019年5月17日 04:09

相关推荐

  • 怎么知道附近有野生蜜蜂窝?

    采蜜:距离在3公里以内观察蜜蜂的采蜜行为是判断附近有无野生蜂群的有效办法,若看到花朵上有蜜蜂在采蜜则说明在3公里半径内必然有蜂群(蜜蜂的采集半径大约为3公里),然后注意观察蜜蜂采蜜后的回巢方向和飞行高度,回巢方向一般就是蜂窝的方向(蜜蜂采完蜜后会径直飞回蜂巢),而飞行高度越低说明蜂窝距离越近,反之飞行高度越高说明蜂窝距离越远!

    2019年5月21日
  • 蜜蜂蛰了2天又肿又痒怎么办?

    一、毒性论述蜜蜂的毒液主要由多肽类、酶类、胺类等组成,其中多肽类有蜂毒肽、蜂毒明肽、MCD肽等,酶类有透明质酸酶、磷脂酶、脂肪酶等,胺类有组织胺、多巴胺、腐胺等,事实上蜜蜂的毒性非常弱,几只蜜蜂蛰后只会有轻微的疼痛和红肿,100只蜜蜂同时蛰刺才可能使人中毒,超过300只蜜蜂同时蛰刺才会致人死亡。

    2021年4月15日
  • 蜜蜂不出巢的原因是什么?

    1、没有蜜源蜜蜂出巢采蜜的前提是外界有蜜源可供采集,假如连蜜源都没有就谈不上什么采蜜了,对于这种情况导致的蜜蜂不出巢大可不必担心,养蜂人只需要时刻保证蜂群中足够的食物即可,等外界有蜜源时蜜蜂自然会出巢去采花蜜和花粉。

    2019年5月21日
  • 蜜蜂为什么不会迷路?

    蜜蜂为什么不会迷路?蜜蜂的头部有复眼,复眼由约6300只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里有8个成辐射状排列的感光细胞,而蜜蜂就靠这些小眼感受偏正光导航,所以不会迷失方向。所谓偏正光就是只在某个方向振动或者某个方向的振动占优势的光,天空中任何一点偏正光的方向都垂直于太阳、观察者和这一点组成的平面,根据天空偏正光的图形可确定太阳的位置。

    2019年1月1日
  • 蜜蜂不采蜜是什么原因?

    1、气候不适蜜蜂外出采蜜有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是外界有蜜源供蜜蜂采集,其二是气候要适合蜜蜂出巢,例如冬季和早春蜜蜂可能因低温而不采蜜,又如夏季极端高温时蜜蜂也很少采蜜,另外蜜蜂在大风或大雨天气基本也不采蜜,因此蜜蜂不采蜜可能是因气候不适而导致的。

    2019年5月20日
  • 蜜蜂冬眠吗?

    一、冬眠论述冬眠是指冬季某些动物将体温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且全身呈麻痹状态,翌年环境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体温又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从定义上看蜜蜂并不是纯粹的冬眠性动物,但蜜蜂在越冬期和冬眠性动物一样会蛰伏在蜂巢中,因此从越冬方式上来看蜜蜂是半冬眠性昆虫。

    2020年4月8日
  • 蜜蜂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变态性蜜蜂属于完全变态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三型蜂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成蜂)4个发育阶段,4个阶段在形态上均不相同。卵呈香蕉形,乳白色。幼虫白色蠕虫状,起初呈C字形,随着虫体的长大而伸直。蛹期逐渐呈现出头、胸、腹3部分,附肢也显露出来,颜色由乳白色逐步变深。发育成熟的蛹羽化为成蜂,成蜂刚出房时外骨骼较软,体色较浅,不久骨骼即硬化,体内各种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2019年5月18日
  • 蜜蜂到底会不会冬眠?

    冬眠:动物为了生存而蛰伏冬眠简单来说是指动物对冬季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原因是在冬季时食物匮乏且温度普遍较低,动物为了生存而蛰伏起来以减少能量的消耗,此时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仅仅只能维持生命,等来年环境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再迅速恢复生命活动,例如蝙蝠、刺猬、土拨鼠、松鼠等都是典型的冬眠动物。

    2019年5月17日
  • 蜂王、雄蜂和工蜂分别是什么蜂?

    一、蜂王蜂王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在王台中完成发育,自始至终都以蜂王浆为食,一般情况下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主要作用是产卵繁殖新蜂并能分泌“蜂王信息素”维持蜂群的秩序,若蜂群长期没有蜂王最终将灭亡,但若蜂群中工蜂小幼虫且条件适宜时工蜂能利用工蜂小幼虫急造王台重新育王。

    2021年9月24日
  • 被蜜蜂蛰了怎么消肿止痒?

    1、区别蜂类蜂类是一个数量庞大且种类复杂的大家族,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蜜蜂和马蜂,被蜜蜂蛰后要注意鉴别是蜜蜂还是马蜂,原因是蜂种不同处理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从体型上看蜜蜂要略显胖圆一些,而马蜂则要显得更为瘦长一些,另外马蜂的毒性比蜜蜂也要强得多,有些马蜂如金环胡蜂甚至堪称剧毒昆虫。

    2019年5月19日
  •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蜂是什么?

    一、金环胡蜂金环胡蜂是全世界体型最大的胡蜂,同时也是世界五大毒蜂之一,全长可达45~60毫米且翅展超过75毫米,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各地,另外金环胡蜂在各地也有不同的亚种和俗称,例如中华大虎头蜂及日本大黄蜂等实际上都是金环胡蜂。

    2019年9月12日
  • 蜂群中的蜂后如何辨别?

    蜂后如何辨别?蜂后是蜂群中唯一能产卵的雌性蜂,和工蜂一样虽然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雌蜂,但二者不仅在形态结构不同,而且在生理功能上也有巨大差异,通常每个蜂群只有1只,体较工蜂长1/3,腹部较长,末端有螫针,腹下无蜡腺,翅仅覆盖腹部的一半,足不如工蜂粗壮,后足无花粉筐,在蜂群中非常好辨认。

    2019年5月16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